云计算从逐渐走向成熟
你可能认为“价值云”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实际上其含义并非仅此而已。从AMD大中华区总裁邓元鋆的发言中,我们感受到,“价值云”意味着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创新的产品和技术,为客户供应“定制化”的云。同时,更意味着与合作伙伴进行紧密的协同创新,构筑云主机计算的“价值生态系统”,为客户“量身打造”云应用,最终实现全产业链的“云价值”。
借助云计算,普通用户能够通过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接入网络,实现对云中数据的共享和管理,比如上传下载文档;企业能够随意获取各种高可扩展的、灵活的IT资源,快速部署企业应用,在不加大硬件投资的前提下,满足业务高速增长的需求。
云计算落地需要几个方面的条件成熟。第一,要求后台的处理能力、调度能力达到相当的水平;第二,需要有足够成熟的应用模式;第三,需要终端有足够的能力配合云端进行应用的呈现。
在应用模式方面,计算能力的灵活调度和管理是非常关键的。这又立足于处理器对虚拟化的支持、对内存等其他计算资源的扩展以及更高的核心密度等能力的提升。这为用户带来的价值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大化利用。
在终端方面,为了让最终用户能够流畅地从云端获取需要的各种各样的资源,终端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运算能力和图形处理能力,并能供应长久的续航,以保证用户随时随地应用云计算。这为用户带来的价值是无缝的应用体验。
在后台处理能力方面,计算技术,尤其是处理器技术的提升非常关键。后台处理能力不仅包括运算能力,还包括I/O吞吐能力、多个核心之间数据交换能力等。此外,在保证提升后台处理能力的同时,占地面积、散热、供电等周边配套的压力不能过大,这对处理器的功耗提出很高的要求。这为用户带来的价值是更低的总体拥有成本和更高的性能。
从“云计算”到“价值云”的过渡,就是要在以上三个方面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用户供应价值。作为“价值云”这一理念的首创者和推广者,AMD在这几个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在服务器端,AMD致力于低功耗、核密度、开放平台架构和虚拟化等方面的攻坚。在终端方面,AMD充分发挥图形显示等方面的优势,推出APU产品,更进一步优化了云终端体验感受。
云计算泡沫化的几个表现
1. 完全等同传统数据中心与云计算中心
云计算应该具有“可扩展”的优势,这早就为云计算中心的建立定下了方法,云计算中心的建立方案一定是“按需建立,逐步扩展”的模式,而不是动则百万规模的建立。云计算中心的建立应该是以应用的需求为动力来牵引发展的,评估云计算中心的建立规模一定要首先评估应用的需求。
2. 对云计算有很高的期望值。
作为技术开发人员当然希望能将现有软件完全无缝的接入到云计算系统中,一大部分开发者理想中的云计算是能让他们以最少的变化实现系统的云计算化,但这一理想当前只有采用狭义的虚拟机技术才能实现,这也是当前为什么虚拟机技术在云计算技术领域使用的最为广泛的原因。
3. 混淆互联网服务与云计算服务的区别。
因为云计算在用户中有很高的认知度,大量的传统互联网企业为了赶上云计算产业的这一趟班车纷纷提炼自己原有产品的云计算特征并打上云计算标签。于是某某云、某某云的称呼就经常见诸报端,这里面真真假假让人摸不清原由。但在当前的产业和技术阶段这种做法只要是在功能上是符合用户需求的也就有它们存在的价值,云计算的称呼只是是一种市场包装的作用。
4.认为云计算技术能解决信息产业当前面临的所有问题。
当前各种媒体的宣传都将云计算描述为一种解决现在问题的万能药,并让用户误认为云计算技术已完全成熟,他们只要把软件安装在云计算系统上就万事大吉,因此大量的用户主动提出要相关主机商企业供应云计算解决方案以解决当前的问题。
文章来源:http://www.163ns.com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