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40年收藏50万份老报纸欲建图书馆
大 中 小
文章来源:万象互联
更新时间:2008-1-10
谈家渡路近曹杨路有条狭窄的街巷。巷尾有扇铁质大门。推开大门,呈现在面前的是层层叠叠、泛黄发黑的老报纸。“一共50多万份。”一名中年男子看着报纸,有些爱不释手。他是这些报纸的主人,名叫刘德保。他从1968年开始收藏老报纸,到昨天正好满40年。“报纸记录的是历史,今后想开个图书馆,供市民查阅历史。”他说。 租房收藏老报纸 1948年,《人民日报》诞生;1949年,《光明日报》在北平创刊;现在的《解放日报》是1949年创刊的,其前身是1941年在延安创办的《解放日报》……谈到自己收藏的这些报纸,刘德保滔滔不绝,从中央级别的报纸到省级的报纸,都是从创刊号开始收藏的,一份也不遗漏。家里放不下,就在这里租了一套房,给它们安了个家。 这是谈家渡路一套普通的民房,分楼上楼下两层,房间里较为昏暗。“现在大概有50多万份了。”刘德保说,他从1968年1月7日开始收藏报纸,到昨天刚好是40年。这些报纸被刘德保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报架上,每一层架子都必须留出通风口,堆放得太严实,会烂掉或是生蛀虫。 从读报到收藏报 “每一份报纸,记录的都是一段历史。”刘德保说,其实在40年前,开始收藏报纸时,并没有想太多。当时,他在上海大隆机械厂,是一名普通工人,厂里有宣传活动,出黑板报什么的,领导总会让他来做。 喜欢文字的他,即使生活上再拮据,家里总要订上4份报纸。“看完后,不忍心丢,每一张都按照时间顺序堆放起来。日子久了,家里报纸堆积如山了,就更不愿意轻易处理掉。” 在刘德保看来,报纸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既然爱好,何不多收藏些?1968年初春开始,他开始联系图书馆、学校和工厂,收购处理下来的报纸。“图书馆的报纸最全,也保存得最好。”刘德保惊讶地发现,许多报纸从创刊号开始竟然能一天不差,收集完整。 希望建立阅报馆 在收藏过程中,刘德保还结识了一大帮和他一样喜欢旧报纸的人。“一位母亲在孩子生日那天买下一张报纸,母亲死后,儿子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这张报纸。儿子主动联系到我,希望能代为保存。”收到报纸时,刘德保热泪盈眶。 陌生人赠报一事,让刘德保很是感动。何不变一人收藏为万人收藏,让更多人感受它的价值?现在刘德保会将一些多余的报纸拿出来给需要的人,许多人都向他求购生日当天的报纸。虽然报纸不是无偿捐赠,但在刘德保看来,并不是想以此赚钱。 “报纸记录的是历史,今后,想开个图书馆,免费供市民查阅历史。”刘德保说。 □晚报记者祝玲报道
版权说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万象互联SEO优化发表.
本文地址:https://www.hulian.top/zixun/post/6606.html